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施肥误区

目前农民存在哪些施肥误区?
  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忽视微肥;重产量,轻质量;施用方法陈旧落后。
  各种化肥的养分含量?
  碳酸氢铵N 17%;二铵N 18%  P2O5 46%;  硫酸钾K2O 50% ;氯化钾K2O 60% ;尿素N 46%
  硫酸钾型、氯化钾型复合肥的不同用法?
  忌氯作物:烟草、茶叶、马铃薯、甘薯、甜菜、甘蔗、西瓜、草莓、苹果、梨、柑橘;盐碱地、大棚保护地——以上作物和土壤适用硫酸钾型复合肥。喜氯作物:棉花、水稻、猕猴桃——以上作物及水田适用氯化钾型复合肥。
  化肥的利用率?
  氮肥35% 磷肥10-20% 钾肥50-60%
  鉴别真假化肥的方法?
  看:包装是否正规、颗粒是否光滑均匀;摸:摩擦肥料看是否出油、出汗;溶:残渣越少越好;烧:冒泡、熔化、燃烧。
  化肥为何会烧苗?
  原因在于:化肥施用量过大或是种子离根系太近。
  原理:施肥增加了土壤水中盐的浓度,或是化肥与根系直接接触,使得根系周围土壤养分浓度过高,本着水分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流的原理,根系中的水分外流到土壤中,使种子或幼苗的根中的水外流,造成烧苗。
  如何避免烧苗?
  种肥隔离或少量多次施肥。
  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有何区别?
  临界期:养分需要量少、不可缺、一般在苗期; 最大效率期:养分需要量大、利用率高、一般在生育中期(玉米的喇叭口期、小麦的拔节期、棉花的花铃期、水稻的拔节期)
  小麦苗期黄化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
  一、秸秆还田(这种情况最普遍)。
  二、小麦得某种病害或是烂根。
  三、小麦播种过深,出苗弱。
  四、土壤干旱。
  水稻用硫酸钾型复合肥还是用氯化钾型复合肥好?
  SO42-在淹水的条件下,还原成H2S,毒害水稻根,使之成黑色。所以,水稻使用氯化钾型复合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怎么回事?
  测土:化验土壤养分含量;配方: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化肥利用率,提出科学施肥的措施(配比、用量、时期、方法)
  硝态氮可以应用在水稻上吗?
  不。硝态氮易淋失。
  哪些是生理酸性肥料?
  硫酸铵、氯化铵等。宜用在北方碱性土壤上。
  哪些是化学酸性肥料?
  过磷酸钙宜用在北方碱性土壤上。
  哪些是化学碱性肥料?
  钙镁磷肥、草木灰。首先不能和农家肥和铵态氮肥料混用,草木灰做盖种肥。
  尿素施用后可以马上浇水吗?
  尿素易流失。施肥后不可马上浇水,夏季经2-3天可转化为碳酸氢铵,此时再浇水较好。
  碳酸氢铵可以表面撒施吗?
  不可以。应盖土。因为表施养分大部分挥发到空气中,利用率很低。
  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1、与有机肥混合使用;2、做底肥集中条、沟施;3、优先考虑越冬作物及豆科作物;4、氮、磷、钾配合施用;5、沙土、旱田优先施用;6、合理利用磷肥的后效。
  尿素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吗?
  尿素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
  为什么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易导致土壤板结?
  生成CaSO4(石膏)是主要原因。
  大棚作物发生“氨害”是怎么回事?
  氨挥发在空气中遇水在叶面形成碱性溶液,造成烧叶。
  控释肥中的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地温、作物吸收快慢、湿度。
  小麦使用控释肥要注意哪几点?
  一是要用高氮高磷的配方;二是用量合适;三是在返青期要追肥,每亩施10-15斤尿素;四是精播时要注意种肥隔离。
  水稻使用控释肥要注意哪几点?
  一是要用高氮中磷中钾的配方;二是要适量;三是在返青期要追肥,每亩20-30斤尿素;                                  四是漂浮时可先用水湿润一下肥料,再撒施。
  玉米用控释肥时应注意那几点?
  一是种肥隔离;二是配方、用量合适;三是施用方法科学;四是在沙土、盐碱地上要注意分次施肥。
  小麦的需肥规律?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3kg左右、磷1.0~1.5kg、钾2.5~3.1kg。
  玉米的需肥规律?
  玉米每形成100公斤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水稻的需肥规律?
  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 8--10 kg,P2O5 5--6kg,K2O12--18kg,三者的比例大致为2:1:3。
  棉花的需肥规律?
  棉花的生长发育经过苗期、蕾期、吐絮期等阶段,一般每亩产皮棉100千克需吸收氮(N)7-8千克,磷4~6千克,钾7-15千克。
  花生的需肥规律?
  生产百公斤花生果,需要吸收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氧化钾3.8公斤、钙素2.5公斤
  马铃薯的需肥规律?
  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4—6公斤、磷(P2O5)1.5—2  公斤、钾(K20)6—8公斤 。氮、磷、钾肥比例为N2O5∶K20=1:0.5:2,马铃薯属高产喜钾作物 。
  油菜的需肥规律?
  油菜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高,亩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纯氮6.8~7.8公斤,五氧化二磷2.4~2.8公,氧化钾 5.5~7.2公斤,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1∶0.36∶0.86。
  油菜对哪个微量元素非常敏感,缺乏它会发生什么症状?
  油菜易缺B(硼),缺硼时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
  北方玉米容易缺乏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它会发生什么症状?
  在北方地区,玉米易缺乏Zn(锌),缺锌时会造成玉米“花白苗”
  花生缺氮和缺铁的区别?
  缺氮会造成植株瘦小发黄,花生缺铁会造成上部新叶发黄。
  缺磷会发生什么样的症状?
  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矮小,茎叶紫红色。
  缺钾会发生什么样的症状?
  下部叶子边缘发黄,呈烧枯状。
  复合肥发生结块是怎么回事?
  化肥颗粒表明受潮,再次干燥时,颗粒之间形成盐桥,造成板结。
  盲目施肥的后果
  一是地力下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肥料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地下水;三是成本高,效益低;四是高产低质。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项
  注意施用量及浓度: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
  铜肥的施用方法
  基肥:每667m2用量为1kg-1.5kg硫酸铜,每3-5年施用一次。    追肥: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 20%的熟石灰,以防药害。
  种肥:拌种用量为0.3g-0.6g/kg种子,浸种浓度为0.01%-0.05%。
  易缺钼的作物
  豆科作物,苜蓿最突出,此外油菜、花椰菜、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甜菜对钼肥也有良好的反应。
  钼肥的施用技术
  拌种:先用热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释成2%-3%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子上,边喷边拌,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2g-6g。            浸种:用0.05%-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      叶面喷肥:0.01%-0.1%钼酸铵溶液,苗期和蕾期用喷1-2次。
  对铁敏感的作物
  有大豆、花生、高粱、甜菜、菠菜、西红柿、苹果等。
  铁肥的施用技术
  喷施:0.2%-1%的硫酸亚铁; 根施: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按1:10-20比例混合后施到果树下;高压注射法:将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直接注射到树干木质部
  对锰敏感的作物
  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
  锰肥的施用技术
  喷施: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                                  拌种:禾本科作物每千克种子用4克硫酸锰,豆科作物8g-12g,甜菜16g。
  对锌敏感的作物
  有玉米、水稻、甜菜、亚麻、棉花、苹果、梨等。在这些作物上施用锌肥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肥效。
  锌肥的施用技术
  基肥:每667m2施用1-2kg硫酸锌,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        追肥:一般作物喷施0.02%-0.1%的硫酸锌溶液,玉米、水稻用0.1%-0.5%浓度;                                       浸种:0.02%-0.1%,浸 12小时;   拌种:每千克种子用2g-6g硫酸锌。
  易缺硼的作物
  我国目前表现出缺硼明显的作物有油菜、甜菜、棉花、白菜、甘蓝、萝卜、芹菜、大棚黄瓜、大豆、苹果、梨、桃等
  硼肥的施用技术
  基肥:每亩(667m2) 施用0.25kg-0.5kg硼酸或硼砂,一定要施均匀,防止浓度过高而中毒;                    追肥: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在作物苗期和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各喷一次;                            种肥:0.01%-0.1%硼酸或硼砂溶液,浸种6- 12小时。
  提高磷利用率的方法
  1、与有机肥混合使用;2、做底肥集中条、沟施;3、优先考虑越冬作物及豆科作物;4、氮、磷、钾配合施用;5、沙土、旱田优先施用;6、合理利用磷肥的后效。

肥料这样用也没效果!

肥料这样用也没效果!
  复合肥料是氮肥、磷肥、钾肥和矿粉经造粒而成。氮肥和钾肥易溶于水,磷肥和矿粉不溶或溶解慢。

  如果复合肥中磷含量高,就溶解慢;硝态氮、氯化铵或硫铵含量高,就溶解快;矿粉质量好和用量少,也溶解快,但肥料强度偏低,粉末多。可见,肥料溶解快慢是生产中配方配料的需要,不表明产品的优劣和真假。



  怎样用好不同溶解度的肥料?

  1

  复合肥溶解较慢 宜做基肥

  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肥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氮、磷、钾极为敏感,要求氮、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

  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复合肥溶解较慢,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速效水溶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目前,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状况和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

  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30%之间,中浓度在30%-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

  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类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

  复合肥养分含量高,若与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10厘米。

  复合肥配比原料不同,应注意养分成分的使用范围:不同品牌、不同浓度复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使用。

  含硝酸根的复合肥,不要在叶菜类和水田里使用;含铵离子的复合肥,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不要在忌氯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

  否则,将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复合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大量元素,氮表施易挥发损失或随雨水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扎,遇干旱情况肥料无法溶解,肥效更差,所以复合肥应深施覆土。



  2

  水溶肥溶解较快 宜做追肥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中加施的肥料。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追肥施用的特点是比较灵活,要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症,对症追肥。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通常追肥都是溶解度较快的速效水溶肥,如调理土壤的水溶肥;生根促花芽的水溶肥;膨果促根的产品等,能够调理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是经济作物调土、生根、着色、增甜做追肥的最佳肥料。

  当土壤湿度太高时,就不应采用把水溶肥直接施入土壤的追肥方式,此时可采用叶面喷施套餐营养。叶面追肥可结合喷药进行。

  此法肥料用量少,见效快,又可避免肥料被土壤固定,在缺素明显和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衰老的情况下使用,更能显示其优势。

  3

  土壤质地不同 选择肥料溶解度不同

  砂性土:地瘦产量低,易漏水漏肥,适用溶解快的肥料,但每次用量少,次数要多,即“少吃多餐”。

  粘性土:地肥产量高,保水保肥好,适用溶解相对较慢的肥料,但每次用量可多,次数可少,即“多吃少餐”。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肥效的发挥

  在植物生长周期内,植物根部无时无刻都在吸收着水分养分,所以施肥后,植物可以立即吸收养分,当然吸收数量和程度跟环境有很大关系,也与肥料的水溶解程度有关系。

  比如,氮和钾易被吸收利用、晶体状的就比粉状更加容易吸入植物体内,还有一些难被吸收利用的磷、钙、硼离子需要转化为某种形式才能被吸收利用。

  所以,如果你采用的是水溶解度比较高的肥料,在施肥的当天,环境适合就可以进入植物体内。施用的养分能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与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温度、肥料类型、肥料溶解度等因素都有关。

  土壤养分迁移以截获,质流,扩散三种形式进行,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

  从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来看,浓度高时根系接触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这是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快慢的部分因素。

TOP

返回列表